[三下乡]人文与艺术系暑期“三下乡”: 凝聚青春力量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者:长江学院发布时间:2021-07-09浏览次数:2447


 在这个烈日炎炎的七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相约踏上征程,奔赴农村基层,奉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每一个足迹都是心得交流、情的碰撞,他们与“三下乡”的故事便也从此刻开始了。


为引领广大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实践中引导学生以“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为起点,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亲身参与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以实际行动助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73日至7日,人文与艺术系志愿服务队,身着红色队服,顶着烈日暖阳,深入抚州宜黄新丰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田间教学课堂”、走访调研、实地考察、关爱辅导留守儿童、慰问敬老院、采摘农家菜、招生宣传、资助政策宣传、普法宣讲、防溺水安全教育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并与市级示范家庭农场常华生态种养家庭农场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推动当地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助力乡村振兴,得到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广泛赞誉。

聚焦农业振兴,奏响“三下乡”时代强音。

  走到田间地头去,走到百姓中间去。人文与艺术系“三下乡”暑期实践队来到了常华生态种养家庭农场开展各项助农活动。竹荪新丰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特色产业。队员们走进竹荪菇种植基地,来到田间和正在干活的农民们一起劳作,从采摘、整摆、烘干,队员们全程参与,共同感受劳动的辛苦和快乐;此外,队员们来到田地里开展调研工作,对于鱼塘水源不足、稻田杂草丛生、羊的销售渠道等问题,队员利用团队力量帮助村民加固和整理鱼塘,提高生产效益。

  在农作物种植基地,志愿者们仔细观察种植物的形态、色泽、根茎的形状等外部特征,并通过农场主的手把手指导,提高实践水平,队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聚焦教育关爱,奏响“三下乡”青春号角。

一米一米高,上高山,高山上不去,请你滚下去人文与艺术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新丰村文明实践站开展绘画、写信、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素质拓展、心理辅导、自护教育等活动,用爱点亮了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人文与艺术系已在新丰乡连续开展了二年暑期支教活动,帮助了余名中学生增长见识提高才干。人文与艺术系也积极开展招生宣传工作,并给高考毕业生们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讲,让当地高考毕业生们充分了解国家的资助政策,深刻感受到党和国家给予贫困学子的关爱和温暖。同时,队员们也走进敬老院,在半路上我们看到一位年迈的爷爷,肩上背着一捆柴火,脸上布满汗水,一步一步缓缓向前,志愿者们上前帮忙接过柴火,与爷爷同步前行。来到院内,大家帮忙打扫卫生,搬柴火,并坐下来与老人聊天,把他们当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与他们交谈。

聚焦红色文化,奏响“三下乡”红色音符。

  一面红旗、一首红色,点亮了心中的红色记忆。房间里传来的歌声,让仙坪村主任吴逊良感慨颇深。他不禁和队员们分享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役-黄柏岭战役,他说到:一段段峥嵘岁月、一段段红色记忆,一次次催人奋进。从1933年到2021年,黄柏岭历经88个风雨春秋,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实现了从温饱忧患到家给人足的历史转变,进入了红红火火发展的新阶段。从1949年到2021年,新中国已经走过了72。从经济基础薄弱到产业发展有声有色,从人迹罕至的山区小村到小有名气“小井冈”……古老与新生在这里交汇,多元与一体在这里融合。全体队员聆听了一场生动的党课,进一步提高了党性觉悟,增进了干事创业的激情和热情。大家被88年前那场波澜壮阔的革命战斗史,被革命先烈对革命事业的坚贞与热忱、责任感和使命感所深深打动,队员们表示会一直追寻先辈足迹,继承优良传统,接受红色教育。

人文与艺术系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大学生实践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设立专项经费,认定第二课堂学分、强化物质保障等方式,逐步建立了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进一步鼓舞了广大青年为乡村振兴汇聚青春力量,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帮助村民振兴乡村,让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让大家通过深入基层真切了解到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以及对当前乡村发展趋势有进一步的认知。 (文/肖瑶瑶  图/汪静 张露露) 

编辑:廖智勇   审核:田宝贵